深入理解机械手视觉引导的工作原理

2024/05/22

在现代自动化生产环境中,机械手视觉引导技术已成为实现精准、灵活作业的关键手段之一。它赋予机械手臂一双慧眼,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时感知、分析目标物体的位置、姿态乃至特征,进而精确地执行抓取、装配、检测等任务。比如:汽车零部件装配线物流分拣中心电子产品制造医疗设备组装等等应用场景。本文将深入剖析机械手视觉引导系统的工作原理,从感知、处理到执行的全链条,揭示其如何实现从视觉信息到机械动作的无缝转换。

 

一、感知阶段: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1. 图像采集

121的图片1.png 

机械手视觉引导系统的感知始于图像采集。这一过程通常由高分辨率的工业相机(如CCDCMOS相机)配合特定光学镜头完成。相机安装在机械手或其周围适当位置,按照预定的视野和角度捕捉工作区域内的场景。光源设计也至关重要,适当的照明条件能够增强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减少阴影和反光干扰,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2. 图像预处理

 

采集到的原始图像往往包含噪声、光照不均等不利因素。预处理阶段旨在对这些图像进行初步净化,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常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

 

去噪:通过滤波技术(如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

平滑:对图像进行边缘平滑处理,减少边缘锯齿效应,提高边缘检测的精度。

灰度化或色彩空间转换:将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或转换到更适合特征提取的色彩空间。

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图像的整体对比度,使目标特征更易于识别。

 

 二、处理阶段: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

 

1. 特征提取

 

预处理后的图像进入特征提取环节。系统通过算法提取目标物体的关键特征,如边缘、轮廓、纹理、颜色、形状等,这些特征是后续定位和识别的基础。现代视觉系统广泛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自动学习并提取复杂且鲁棒的特征。

083adeff-00a0-40fa-84b9-539d621bb040.jpg 

 

2. 目标识别与定位

 

基于提取的特征,系统运用模式识别、模板匹配、机器学习分类器、深度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目标识别。识别过程可能涉及单一目标检测、多目标分割、对象分类等任务。一旦识别出目标,系统会进一步计算其在图像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像素坐标)以及可能的姿态信息(如旋转角度、尺度变化等)。

 

 三、手眼标定与坐标转换

 

手眼标定是视觉引导系统中的重要步骤,目的是确定相机坐标系与机械手基坐标系之间的精确几何关系。通过一系列标定算法和实验,可以获得一个变换矩阵,用于将图像坐标系下的目标位置信息转换为机械手能理解的笛卡尔坐标系下的位置和姿态。

 

 四、规划与执行阶段: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

 

1. 路径规划

 

知道目标物体在机械手坐标系中的位置后,系统需规划一条最优或可行的路径,指导机械手到达目标点进行操作。路径规划考虑机械手的运动学约束、避障要求、工作空间限制以及潜在的动态障碍等因素,生成平滑、高效且安全的轨迹。

图八八八八片1.png 

 

2. 运动控制

 

最后,运动控制模块根据规划的路径生成具体的关节角度指令或末端执行器的笛卡尔坐标指令,发送给机械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机械手的关节伺服电机,精确执行预定的动作,如抓取、移动、放置或装配目标物体。

汇萃智能公司和平台介绍_10.png

 

 五、闭环反馈与修正

 

为了应对实际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如抓取偏差、工件位置变化等,高级的视觉引导系统还具备闭环反馈功能。在执行阶段,系统可以通过再次采集图像并进行实时处理,验证抓取或操作结果,必要时进行在线修正,确保任务的准确完成。

 

目前汇萃智能机械手定位引导视觉系统凭借其广泛的机械手兼容性、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高效精准的性能表现以及高度自动化的标定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即插即用、易于部署且适应性强的视觉引导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灵活性、稳定性和作业精度。

图11片1.png 

 总结而言,从感知到执行,机械手视觉引导系统通过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与识别、手眼标定、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等一系列紧密协作的环节,成功实现了视觉信息到精准机械动作的转化,显著提升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灵活性、精度和效率。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入,未来视觉引导系统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返回顶部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