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检测中的3D视觉和2D视觉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法,用于从不同角度和维度获取和分析图像信息。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2D视觉(二维视觉):2D视觉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获取图像信息的技术,它只包含了在X和Y轴上的空间信息。它主要关注图像的亮度、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3D视觉(三维视觉):3D视觉是在水平、垂直和深度三个方向上获取图像信息的技术,它不仅包含了在X和Y轴上的空间信息,还包括在Z轴上的深度信息。它可以获得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表面几何等信息。
2D视觉:2D视觉通常只能提供物体在图像平面上的信息,无法获取物体的深度和立体形状。
3D视觉:3D视觉可以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对物体的立体形状和几何特征的分析。
2D视觉:2D视觉广泛应用于表面缺陷检测、条码/标签识别、文字识别等需要分析图像的应用领域。
3D视觉:3D视觉主要用于物体的三维形状分析、体积测量、物体定位和检测等需要获取立体信息的应用领域。
汇萃智能机器视觉平台算法丰富,工具齐全,拥有 2000 多个机器视觉及 AI 算法,9大模块、超 100 个通用工具(9大模块包含:检测、测量、定位、识别、机械手视觉、红外视觉、3D视觉、光谱共焦、AI深度学习)
2D视觉:2D视觉通常比3D视觉更简单,适用于对物体表面特征的分析。
3D视觉:3D视觉在获取和处理数据方面更为复杂,需要使用激光投影、立体匹配等高级技术。
2D视觉:适用于平面或几乎平面的物体检测和分析。
3D视觉:适用于需要了解物体的立体形状、体积和空间位置的场景,如物体定位、3D打印质量控制等。
总的来说,2D视觉和3D视觉在机器视觉领域具有不同的应用和优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法是关键。
返回顶部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上料环节的效率与精度直接影响整条产线的运行稳定性。根据物料特性、生产需求及工艺要求,常见的上料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其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各有特点。
在精密制造领域,小五金件的质量检测一直面临着严峻挑战。以剃须刀刀头为例,这个看似简单的五金件实际上对精度和质量有着极高要求。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依赖肉眼观察和手动抽检,存在诸多局限,例如检测人员需要借助放大镜长时间作业导致视觉疲劳,抽检模式存在漏检风险,人工判断标准难以统一。这些都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巨大困难。
2025 年4 月 24 日,杭州独角兽与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正式揭晓,作为深耕机器视觉领域的硬核科技企业,我们荣幸地入选 “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 准独角兽企业,同时继续以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 “小巨人” 企业的身份,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上留下印记。此次登榜,既是公司技术创新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标志着其在“AI+先进制造”领域的标杆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5年4月25日,杭州发布首张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谱《杭州AI卧龙图》,汇萃智能作为“杭州AI108将”上榜“卧龙图应用层——AI+先进制造”领域。 图片 《杭州AI卧龙图》全景式勾勒出杭州AI产业生态,金龙代表"杭州六小龙",青龙代表"杭州AI18罗汉",白龙代表"杭州AI108将"。入选企业被划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中的关键力量,企业凭借其技术落地能力和赋能效应,推动各行业提升生产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图